檢索結果(共3筆)


鄒鴻泰;劉峰旭;張馨琳;
頁: 269-293
日期: 2025/07
卷期: 32(3)
關鍵字: 介面設計品質;資訊安全;AI客服;享樂價值;持續使用意圖;
Keywords: Interface design quality;Information security;AI customer service;Hedonic value;Continued usage intention;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行動銀行APP已成為人們日常理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依據刺激-有機體-反應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探討行動銀行APP要素如何有益於使用者的享樂價值與持續使用意圖。透過線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收集,並以結構方程模式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實證263份資料發現...

引用     導入Endnote
陳宜棻;蔡逸帆;
頁: 121-151
日期: 2019/04
卷期: 26(2)
關鍵字: 行動銀行;顧客價值;方法目的鏈;階梯法;
Keywords: online group buying;perceived fairness;price;waiting time;demand;
摘要: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以及無線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普及的環境之下,行動銀行成為銀行業者關注的商機。本研究採用方法目的鏈(means-end chain; MEC),並以階梯法作為深度訪談的工具,針對40位具有使用行動銀行經驗的使用者進行訪談。藉由方法與目的之連結架構,逐步導引由...

引用     導入Endnote
余強生;
頁: 219-251
日期: 2013/04
卷期: 20(2)
關鍵字: 科技服務;行動銀行;網路銀行;計畫行為理論;
Keywords: Technological services;mobile banking;online banking;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摘要: 由於過去數十年來,探討科技服務或產品採用與否的相關研究已經很多,因此,本研究嘗試探討影響消費者從某一個科技服務或產品轉換到另一個科技服務或產品的因素。奠基於理性行為理論主張:消費者的行為是可以被解釋、預測的,因此本研究利用計畫行為理論、二個經濟效應與...

引用     導入End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