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結果(共5筆)
鄒鴻泰;劉峰旭;張馨琳;
頁: 269-293
日期: 2025/07
卷期: 32(3)
關鍵字: 介面設計品質;資訊安全;AI客服;享樂價值;持續使用意圖;
Keywords: Interface design quality;Information security;AI customer service;Hedonic value;Continued usage intention;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行動銀行APP已成為人們日常理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依據刺激-有機體-反應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探討行動銀行APP要素如何有益於使用者的享樂價值與持續使用意圖。透過線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收集,並以結構方程模式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實證263份資料發現...
引用 導入Endnote
頁: 269-293
日期: 2025/07
卷期: 32(3)
關鍵字: 介面設計品質;資訊安全;AI客服;享樂價值;持續使用意圖;
Keywords: Interface design quality;Information security;AI customer service;Hedonic value;Continued usage intention;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行動銀行APP已成為人們日常理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依據刺激-有機體-反應理論與自我決定理論,探討行動銀行APP要素如何有益於使用者的享樂價值與持續使用意圖。透過線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資料收集,並以結構方程模式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實證263份資料發現...
引用 導入Endnote
白佩玉;蔡顯童;鍾君宇;
頁: 121-148
日期: 2025/04
卷期: 32(2)
關鍵字: 持續訂購定配行為;知覺關係投資;互惠傾向;個人關係傾向;個人創新性;訂購定配方案利益;
Keywords: Continued subscription behavior;Perceived relationship investment;Subscription program benefits;Subscription-based commerce.;
摘要: 「如何促進線上消費者持續參與訂閱方案」對學術界和經理人而言至關重要。 本研究以關係行銷及消費者心理學文獻為基礎,並以「關係投資」的觀點提出影 響消費者持續訂閱的前置因子、中介機制與干擾變數。本研究以健康食品訂閱市 場的實際顧客為研究對象,整合兩階段問卷資...
引用 導入Endnote
頁: 121-148
日期: 2025/04
卷期: 32(2)
關鍵字: 持續訂購定配行為;知覺關係投資;互惠傾向;個人關係傾向;個人創新性;訂購定配方案利益;
Keywords: Continued subscription behavior;Perceived relationship investment;Subscription program benefits;Subscription-based commerce.;
摘要: 「如何促進線上消費者持續參與訂閱方案」對學術界和經理人而言至關重要。 本研究以關係行銷及消費者心理學文獻為基礎,並以「關係投資」的觀點提出影 響消費者持續訂閱的前置因子、中介機制與干擾變數。本研究以健康食品訂閱市 場的實際顧客為研究對象,整合兩階段問卷資...
引用 導入Endnote
謝佩珊;涂榮庭;馮文婷;
頁: 277-291
日期: 2022/07
卷期: 29(3)
關鍵字: 遊戲化; 健身應用程序; 使用行為;
Keywords: gamification; fitness app; usage behaviors ;
摘要: 許多健身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透過將服務傳遞過程遊戲化,讓用戶更具參與度和忠誠度。儘管如此,現有研究對於健身應用程序中遊戲化的有效性提出了矛盾的證據。我們認為,不同的遊戲元素可能會觸發不同類型的動機,從而對用戶的使用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自我決定理論推斷,我們...
引用 導入Endnote
頁: 277-291
日期: 2022/07
卷期: 29(3)
關鍵字: 遊戲化; 健身應用程序; 使用行為;
Keywords: gamification; fitness app; usage behaviors ;
摘要: 許多健身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透過將服務傳遞過程遊戲化,讓用戶更具參與度和忠誠度。儘管如此,現有研究對於健身應用程序中遊戲化的有效性提出了矛盾的證據。我們認為,不同的遊戲元素可能會觸發不同類型的動機,從而對用戶的使用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自我決定理論推斷,我們...
引用 導入Endnote
洪憶華;周斯畏;
頁: 1-36
日期: 2021/01
卷期: 28(1)
關鍵字: 依附;持續捐助意圖;社會科技觀點;動機式回饋;社交媒體焦慮;
Keywords: Attachment;continuous donation intention;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motivational feedback;social media anxiety;
摘要: 雖然直播社群快速成長與利益彰顯,使用者持續捐助意圖之形成仍未有較確切的說法。為解決此問題,本研究應用動機式回饋觀點,包括情感回饋與社交回饋,以及依附心理以檢測相關研究模型並解釋前述持續捐助意圖如何受其影響,及動機式回饋如何受社會科技因素所影響。同時,...
引用 導入Endnote
頁: 1-36
日期: 2021/01
卷期: 28(1)
關鍵字: 依附;持續捐助意圖;社會科技觀點;動機式回饋;社交媒體焦慮;
Keywords: Attachment;continuous donation intention;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motivational feedback;social media anxiety;
摘要: 雖然直播社群快速成長與利益彰顯,使用者持續捐助意圖之形成仍未有較確切的說法。為解決此問題,本研究應用動機式回饋觀點,包括情感回饋與社交回饋,以及依附心理以檢測相關研究模型並解釋前述持續捐助意圖如何受其影響,及動機式回饋如何受社會科技因素所影響。同時,...
引用 導入Endnote
周斯畏;許家祥;楊智彰;葉怡伶;
頁: 131-154
日期: 2017/04
卷期: 24(2)
關鍵字: 虛擬社群;效益與限制雙元性;持續知識貢獻意圖;快速關係;社會影響力;
Keywords: virtual community;dedication-constraint framework;knowledge contribution;swift guanxi;social influence;
摘要: 如何增加虛擬社群知識貢獻,已經成為業界與學界關注的議題。由於虛擬社群中的知識貢獻存在著挑戰,過去的研究看法也不一致,為了填補這些研究缺口,本研究整合社會影響力與社會交換中的效益與限制雙元模式,發展理論模式來解釋持續知識貢獻意圖的成因。理論模式的重點在...
引用 導入Endnote
頁: 131-154
日期: 2017/04
卷期: 24(2)
關鍵字: 虛擬社群;效益與限制雙元性;持續知識貢獻意圖;快速關係;社會影響力;
Keywords: virtual community;dedication-constraint framework;knowledge contribution;swift guanxi;social influence;
摘要: 如何增加虛擬社群知識貢獻,已經成為業界與學界關注的議題。由於虛擬社群中的知識貢獻存在著挑戰,過去的研究看法也不一致,為了填補這些研究缺口,本研究整合社會影響力與社會交換中的效益與限制雙元模式,發展理論模式來解釋持續知識貢獻意圖的成因。理論模式的重點在...
引用 導入Endnote